首页

超清熬柔踩踏羞辱多奴

时间:2025-05-29 15:01:14 作者:今年江西已遭受10次自然灾害 造成25万余人受灾 浏览量:50825

  一种俗称“丧尸烟弹”的新型毒品近期在台湾泛滥。这种毒品常“寄生”在电子烟中,吸食后会出现精神恍惚、无法控制行动、恶心呕吐、异常颤抖等行为,形同“丧尸”,过量吸食甚至有死亡风险。

  新型毒品迅速蔓延,军人警察也“中招”

  “丧尸烟弹”学名依托咪酯,是一种用于手术麻醉的管制药物。因台湾非法添加依托咪酯的电子烟滥用问题日益严重,11月14日,台湾毒品审议委员会将依托咪酯升级为“二级毒品”。

“丧尸烟弹”依托咪酯。图源:联合新闻网

  统计显示,台湾去年通报与该毒品有关的案件为22件,今年1至9月已通报1281件,增加了50多倍。

  据中时新闻网消息,台湾陆军一名曹姓士兵日前回营区时被查获携带50颗“丧尸烟弹”,调查后发现他竟准备出售给军中同袍“一同享用”。此外,嘉义市一名陈姓警察也因涉嫌吸食该毒品被捕,报道称其“短期体重骤减、精神萎靡、脸部疑有使用毒品所致痘疮”。

  岛内多起重大危害治安案件里也出现依托咪酯的踪影,以毒驾最甚。新北市一男子吸食该毒品后高速逆行,撞死警察;随后又有分局警察因盘查依托咪酯使用者而遭毒驾者撞击身亡;新竹市一男子因吸食依托咪酯后毒驾,酿成1死6伤的悲剧。

今年7月,新北市依托咪酯毒驾车祸现场 图源:联合新闻网

  毒品在岛内多易得?视频手把手教种大麻

  毒品问题在台愈演愈烈,大麻也是其中之一。从台湾收案保管的大麻重量看,去年大麻入库1113公斤,今年1至9月大麻入库2608公斤,不到一年,大麻入库总重量已达去年2.3倍。目前大麻已超越安非他命(俗称“冰毒”),成为台湾第二大类毒品,吸食人群以年轻族群居多,而第一名毒品仍是K他命(学名:氯胺酮,俗称“K粉”)。

  台媒报道,只要网上搜索“种植大麻”,竟会出现详细的“新手教学”,包括如何挑选种子,控制光线、湿度等,还同步附上购买器具链接。甚至苗栗县一名初中肄业的蓝姓男子,通过“上网课”学会了移植分株、水耕法及土耕法等种植方式,家里俨然成了大麻“开心农场”,专业程度令人难以想象。

新竹一男子在家种植大麻。图源:《联合报》

  吊诡的是,台湾“高检署”统计发现,2023年查获大麻比起过去两年增长超10倍,但检方侦结大麻案使用人数反而减少,可见统计数据中未被纳入统计的“黑数”相当多。台湾缉毒专员指出,由于吸食大麻者中不乏艺人、网红或“政二代”等“中高阶层”,缉查存在相当难度。

今年10月,新竹市破获台湾史上最大大麻制毒工厂,价值20亿元新台币。图源:中时新闻网

  有关部门当“鸵鸟”,“嗑药”少年越来越多

  根据台当局“健康署”调查,合成大麻素与依托咪酯等毒品载体——电子烟的使用者低龄化程度加剧。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表示,“比率确实偏高”。他又说,查电子烟对学校而言“有挑战、有困难”,因其造型不易辨别,希望家庭、社区、志愿者与学校共同合作。

  台湾“董氏基金会”烟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丽指出,教育部门的答复“宛如两手一摊”,把问题丢回给老师、家长,却不进行源头管理,难怪电子烟能大肆通过社交网络贩售。

  台教育部门统计学生药物滥用情况显示,“三级毒品”如K他命、FM2(学名:氟硝西泮)的滥用事件最多,与去年同期相比使用人数增加10.1%。甚至有岛内大学生称,系里半数学生都曾吸食大麻。

  《联合报》“新闻眼”栏目评论,台教育部门以发送识毒倡导品的提升率当成反毒成效沾沾自喜,所谓“不让毒品及非法药物危害校园”恐怕只是空话,其“不听、不说、不看”的鸵鸟心态,实在令人忧心。

  作者:木杉

  来源:中新社微信公众号

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3.78万亿元、142.6亿件……“数”说我国7月份消费稳步增长

国家医保局表示,参保人直接销售、间接辅助销售“回流药”均属于欺诈骗保行为。根据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》第四十一条规定,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,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,接受返还现金、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,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,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,并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。如涉案金额较大、情节严重,还会构成诈骗罪。

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全体唱国歌

陈豪表示,多年来,柯港两地“南来北往”互融互通,在经贸、科技、文化等方面的合作“百花齐放”。希望展示柯桥的发展优势与投资环境,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的企业和人才,在高端项目对接、人才资源开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,共享发展机遇。

“孤岛”粤北江湾镇道路、电力等已基本恢复

位于四川盆地的三星堆为何会有大量海贝?有学者认为,三星堆遗址的海贝,应是古蜀人直接与印度地区进行商品和货币流通的结果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,从四川盆地到印度洋的“海贝之路”,是中国最早的丝绸之路之一。

教育部:全面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管理

“这次(刘氏)祠堂文化交流是两岸的首次,亦是两岸宗亲的亲情文化的联接。”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会长刘立身表示,亲情是血脉之亲,割不断永相连。希望通过祠堂文化交流,让两岸(同胞)永远根相连、脉相通、心相印。

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澳门力量

作为浙江老工业基地,当地近年来实施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,加快推进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资金链、服务链“五链”融合,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优势。

相关资讯
刚果(金)女孩在“汽车城”长春观车:点赞中国创新

从一些公开报道的细节中可以发现其中原因。首先,提及“伏特台风”的两家美国公司都是美国政府的合作伙伴。2023年3月24日,微软公司获得了美国国防部联合作战云项目的第一批任务订单。2023年11月7日,美国流明科技公司赢得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(DISA)价值1.1亿美元的五年期合同订单。其次,根据美国《预算与会计法案》,美国总统需要在今年2月5日前,向国会提交包括联邦政府下一财年预算申请在内的预算报告。巧合的是,美国国会、美国政府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和美国网络安全企业在1月31日举行会议,讨论中国在网络领域里对美国国土和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。期间这些部门大肆鼓吹“中国威胁论”,以此要求国会在网络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大人、财、物投入。最终在3月11日美政府公布的2025财年预算申请文件中,联邦政府在民事行政部门和机构的网络安全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130亿美元,较2024财年又提高了10%。其中,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预算达到30亿美元,较上一年度增加1.03亿美元。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预算增加了2500万美元专门用于“网络和反间谍调查能力”建设。此外,今年正逢美国总统选举,共和党和民主两党都不想在中国问题上“丢选票”,通过公开“讨伐”中国,国会议员们还可以提高自身曝光率,收获不错的政治资本。

热门资讯